- 杜维玲;
关中唐代帝王陵墓作为一个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历代文人吟咏颇多。元朝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包括元朝本土诗人与南宋、金遗民诗人,故元朝文人吟咏唐陵的诗歌体现着复杂的文化、社会、民族等多重因素。元人除在唐陵题咏中继承唐宋咏史怀古诗之传统外,还呈现出独特的时空差异与情感表达。首先,遗民文人通过追述关中唐陵之兴衰,寄寓对中原王朝正统性的反思与对元朝政治合法性的隐晦回应;其次,庙堂文人题咏唐陵诗文中充斥着对唐代文化精神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宗唐”意识,揭示了蒙汉文化交融背景下士人群体对历史遗迹的再度解读与符号重塑。通过对比研究不同身份、不同时期文人的唐陵书写内容和情感有助于为多民族文学以及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独特研究视角。
2025年05期 v.38;No.19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李小红;
卢胜奎《三顾茅庐》共五场戏,无“一顾”内容,前三场为“二顾”,四、五场演绎“三顾”。石广元、孟公威酒肆饮酒作诗事《三国演义》《鼎峙春秋》皆无,《三顾茅庐》则极详细;二顾茅庐,《鼎峙春秋》无留信给诸葛亮情节,《三顾茅庐》与《三国演义》均有留信,但信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刘备遇到黄承彦一事,《鼎峙春秋》无,《三顾茅庐》与《三国演义》同,有些诗句直接搬用后者;刘备求贤一波三折,张飞多次发火,《鼎峙春秋》《三顾茅庐》基本参照了《三国演义》,但《鼎峙春秋》把张飞发怒的次数由《三国演义》的六次增为八次,多处追求简洁的《鼎峙春秋》于此情节更为津津乐道。文本呈现的诸多不同足可证实学界盛传的卢胜奎京剧《三国志》乃直接翻改自《鼎峙春秋》之说并不成立。
2025年05期 v.38;No.197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赵殿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广为传诵的名作。2024年首度公开的海子手稿证实,西川整理出版海子诗稿时将原稿中的“告诉我的幸福”改为“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通过考察“告诉我的幸福”结构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海子创作该诗经过及其心境,从编辑视角对添词“他们”是否允当重新进行审视。“告诉我的幸福”从结构上符合动词“告诉”后的宾语用法,旨在于突出海子的人生理想和对幸福的渴念,因有上下文指明告诉的对象,故不存在行文不通问题。诗稿编辑应极其慎重,不能仅从字面关注单个诗句,还需从整体上关注诗文本意和上下文呼应问题。添词初衷虽好,却弱化了原诗的强烈感情色彩,导致诗文语意重复、不合恰。应尊重海子修改后的定稿,以保持原貌为佳。
2025年05期 v.38;No.19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